首页 资讯 正文

范县人大:“多措并举”让代表联络站成为基层民主“活力源”

体育正文 150 0

范县人大:“多措并举”让代表联络站成为基层民主“活力源”

范县人大:“多措并举”让代表联络站成为基层民主“活力源”

大象新闻记者(xīnwénjìzhě) 张松涛

在新时代人大工作创新(chuàngxīn)发展的征程中,代表联络站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阵地,承载着畅通民意渠道、凝聚群众(qúnzhòng)智慧的重要使命。近年来,范县(fànxiàn)人大常委会紧扣时代脉搏,以《关于开展代表联络站提质(tízhì)增效年活动的实施方案》为行动纲领,从五个方面精准发力,推动代表联络站从“有形(yǒuxíng)覆盖”迈向“有效运行”,让民主的声音在基层大地传得(chuándé)更响、落得更实。

打造标杆(biāogān)示范矩阵,筑牢阵地“硬支撑”

秉持“规范筑基(zhùjī)、示范引领、特色赋能”理念,范县各乡镇(xiāngzhèn)人大主席团因地制宜规划站点(zhàndiǎn)建设蓝图。聚焦产业特色与(yǔ)代表专长,每个乡镇打造5处示范性代表联络站及特色工作室,构建起“一乡镇一产业站点、一区域一特色平台”的(de)生动格局。从制度体系的优化(huà)完善,到(dào)履职(lǚzhí)(lǚzhí)档案的规范管理;从工作流程的可视化呈现,到特色成果的全景化展示,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标准化建设的匠心。完善上墙的系列工作制度,整齐陈列的接访记录与影像资料,成为群众(qúnzhòng)了解代表履职、参与民主实践的直观窗口,为代表联络站注入持久生命力。走进升级改造后的王楼镇“先进制造业人大代表联络站”,墙上的“代表履职日历”清晰标注着每月活动安排,玻璃柜里(lǐ)整齐码放着企业诉求办理档案。镇人大主席王海涛拿起一本记录册笑着说(shuō):“过去站点就是个‘空壳子’,群众找(zhǎo)不着人。现在,驻站的企业界代表每周固定进站,光是今年就帮园区(yuánqū)企业解决了12件用工、物流等难题。‘有事找代表,就到联络站’真成了乡亲们的口头禅。”

织密(zhīmì)民意收集网络,畅通民情“直通车”

范县人大常委会创新构建“人大代表(réndàdàibiǎo)+党建网格+双线联动”的(de)民意(mínyì)(mínyì)收集体系,打(dǎ)破时空限制,实现民意“全时通”。线上依托数字化管理平台,人大代表主动亮身份、进网格,通过云端平台24小时“不打烊”收集群众(qúnzhòng)诉求;线下将每月固定接访日打造成“民意集市(jíshì)”,提前预告(yùgào)活动安排,精心组织接待流程,全程跟踪办理进度,确保群众诉求件(jiàn)件有回应。同时,以“双联系”制度为纽带,推动四级人大代表常态化进站履职,让联络站真正(zhēnzhèng)成为群众家门口的“民意驿站”,绘就“代表常驻、群众常来、民意常达”的民主新图景。“前几天在村里网格群里反映村口路灯不亮,没想到第二天就收到代表回复,第三天就修好了!”杨集乡刘辛店村(xīndiàncūn)的村民牛素霞对着手机里的“代表联络群”点赞(diǎnzàn)。如今,范县省、市、县、乡四级1200余名人大代表全部(quánbù)进网格、入群组,线上平台年均收集诉求超1000条;线下“民意集市”更是(gèngshì)热闹,今年仅濮城镇每月接访日就接待群众200余人次,当场解决问题率达65%。

构建闭环(bìhuán)办理链条,提升服务“硬实力”

在意见办理环节,范县人大常委会建立起“交办+督办(dūbàn)”的(de)全流程管理机制,为群众诉求解决(jiějué)装上“加速引擎”。对收集到的社情民意,严格按照分级分类(fēnjífēnlèi)原则精准(jīngzhǔn)分流:联络站能自主解决的问题,即刻启动督办程序;乡镇职责范围内的事项,由人大主席团协调政府部门落实;需上级(shàngjí)统筹(tǒngchóu)处理的,及时提交县人大常委会转办(zhuǎnbàn)。通过全过程资料留痕、办理结果及时反馈、群众满意度评议等举措,形成“收集—交办—督办—反馈—评价”的完整(wánzhěng)闭环,切实(qièshí)将群众“问题清单”转化为“幸福账单”,让民主实践更(gèng)有温度(wēndù)、更有力度。“没想到一条自来水系统改造的建议,仅仅几个月就落地(luòdì)了!”去年王楼镇大赵村村民(cūnmín)在联络站反映“自来水管道存在水质下降供水异常等问题”,王楼镇人大主席团随即协调水利部门现场勘察,后争取上级资金310万元,同时县人大常委会跟踪督办;如今更新铺设王楼镇区主供水管网,铺设长度达22000米,同步建设节点阀井5处,显著提升了主管网供水能力和耐用性。

创新多元活动载体,激发履职(lǚzhí)“新动能”

范县各乡镇人大(réndà)主席团(zhǔxítuán)坚持守正创新(chuàngxīn),将代表活动(huódòng)与中心(zhōngxīn)工作深度融合,打造“常规+创新”的(de)立体履职模式。在开展集中培训、视察调研等传统活动的基础上,积极探索更接地气、更聚人气的履职形式。组建代表专业小组,围绕产业发展、基层治理等议题开展专题研讨;创新推出板凳议事会、村(社区)议政厅等“微协商”平台,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,让代表履职融入田间(tiánjiān)地头、街头巷尾,让联络站成为凝聚民心、汇聚民智的“活力磁场”。

“大家围坐一条凳,心里话儿(ér)说不完。”这是(zhèshì)颜村铺乡“板凳议事会”的真实写照。该乡人大组织农业领域代表与村民围坐在田埂(tiángěng)上,现场商议“土地托管”方案(fāngàn),最终促成颜村铺村等周边3个村2000亩土地实现规模化种植。

健全考核监督机制,把好(hǎo)履职“风向标”

为推动代表(dàibiǎo)履职(lǚzhí)常态化(huà)、长效化,范县人大常委会建立起全方位的考核监督体系。通过完善代表履职档案,对会议期间(qījiān)和(hé)闭会期间的履职情况进行(jìnxíng)量化考评,实现履职过程可追溯、履职成效可衡量。各乡镇人大主席团通过经验交流、工作汇报、定向提醒等方式,加强日常监督指导;代表个人定期填写履职登记表,主动接受组织与群众监督。多维度的考核监督机制,既为代表履职提供行动指南,也为群众监督代表履职提供有力抓手,推动形成“比学赶超”的良好氛围,为代表联络站(liánluòzhàn)持续高效运行注入(zhùrù)强劲动力。

“现在(xiànzài)履职(lǚzhí)情况(qíngkuàng)每月公示,年底还要评星级,想不认真都不行(bùxíng)!”县人大代表张臣兴指着(zhǐzhe)联络站墙上的“履职考核榜”说。范县实行的“履职量化考核办法”,将代表进站次数、解决问题数量等多指标(zhǐbiāo)细化打分,每年评选“优秀履职代表”并通报表彰。去年以来,已有12名代表因考核优秀被推荐为先进典型,3名代表因履职不力被约谈提醒,有效激发了代表履职积极性。

如今,范县的代表联络站已从“为民说话”的窗口,升级为“替(tì)民办事”的阵地,用实实在在的成效让群众感受到民主就(jiù)在身边、幸福(xìngfú)就在眼前。

范县人大:“多措并举”让代表联络站成为基层民主“活力源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